佳冬蕭屋伙房古蹟暨六堆文化導覽解說服務據點

  • Home
  • 佳冬蕭屋伙房古蹟暨六堆文化導覽解說服務據點

佳冬蕭屋伙房古蹟暨六堆文化導覽解說服務據點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週一休館

(一)團體導覽解說,請預約,電話0989-603718(葉老師)

  佳冬蕭氏來台祖有三人,蕭達梅及其旁系堂兄弟蕭春梅及蕭菊梅二兄弟,三人原籍為廣東潮州府嘉應州石寮都龍牙鄉,來台祖達梅公為第十九世(以在廣東梅縣開基祖(梅軒公號五十郎)為第一世),乾隆51年(1786)約19歲時來台,住台南府鳳山縣下淡水港東中里六根庄取室成家生清萼、清華兄弟二人,達梅公在道光6年丙戌歲往清國在於澎湖海面身故(註1)。
  清華原有子啟明,後娶臺南府城女子,生次子光明,乃定居臺南。啟明,亦任職於軍中。光明善經商貿易,在其母舅協助下,於嘉慶年間,當其父清華及兄啟明隨清軍「振字」、「福靖」兩營軍前往港東里時,一同前往開拓生意,設「協興商號」,在台南府城、東港、佳冬一帶從事商業活動。初以釀酒為業,因刻苦經營而大有進展,不久即購置田產。後又經營染布業及米穀生意,財富迅速累積。光明經商致富後,乃於咸豐年間購買林氏土地,請唐山師傅負責興建大宅。因建材均來自大陸,故先運至臺南安平港,後轉

運至東港,再用牛車運至下六根庄,運輸過程繁瑣緩慢,故興建施工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正身共有五進,左右建有護龍,現今第二至四堂,是咸豐十年(1860年)所建,後來在光緒元年(1875年)增建第一進,到光緒六年(1880),家族成員漸多,再增建第五進建築。其第三堂中供奉天地君親師、井灶龍君、福德正神之神位,此種神位之供奉形式源自大陸中原儒教。

蕭屋伙房之空間佈局可說是一種回字形的圍壟式平面格局,有五進堂屋和四個內埕,左右對稱,有一明顯的中軸與核心。第四堂屋頂中央木板上之「和合」二字,即揭示中軸左右互為相稱的調和。蕭宅屋面隨地形升高起伏變化,深具層次感。屋頂由前而後漸加高,以第四堂最高。
蕭屋之結構支撐系統,以簡單的硬山擱檁形式為主,少數例外是第一、二堂的前檐廊,以仿抬樑的結構形式作承接,此乃廣東潮汕一帶的特色。蕭宅展現的是客家住宅的特色,陳設簡單而肅靜,色彩以朱、墨為主,屋脊全為馬背。

佳冬蕭屋聘請唐山名師設計建造,建材遠從大陸船運至再以牛車載回佳冬,興建工程直到21世蕭光明時才全部完工。蕭屋伙房是臺灣少見五落大伙房,採五進式合院格局,空間組織有著實質的封圍用來作為防禦功能,也足以證明六堆客家族群在清朝時期家族不分家共飧共伙、一灶共食的客家伙房建築特色。日據時期曾整修第一堂,正立面改為大正時期流行的仿巴洛式建築風格,蹲塑對獅以「洗石子」手法,「獅」與「事」同諧音,取獅獅(事事)如意之討喜,搭配仿巴洛克西洋式裝飾圖案,構成中西合璧之文化創意建築表現手法。

(註1)蕭光明(佐生)遺言書記載

颱風過後,看火龍果的生命力超級强的,也很療育。吸飽水的火龍果,每顆漲飽,果粒飽滿,顆顆飽滿熟成。佳冬火龍果熟成了,歡迎舊雨新知訂購,鹽分地帶栽培的甜美火龍果。即日起~7/15,各種規格全面,均9折優惠呦。(網路訂單連結)https://fo...
08/07/2025

颱風過後,看火龍果的生命力超級强的,也很療育。
吸飽水的火龍果,每顆漲飽,果粒飽滿,顆顆飽滿熟成。
佳冬火龍果熟成了,
歡迎舊雨新知訂購,鹽分地帶栽培的甜美火龍果。
即日起~7/15,各種規格全面,均9折優惠呦。
(網路訂單連結)
https://forms.gle/cUv7aYmKDBcHZVJh8

2025年佳冬鹽分地帶火龍果(自然農法草生栽培)已熟成了歡迎舊雨新知訂購,採摘全熟成,新鮮甜美果品宅配直送。(網路訂單連結)https://forms.gle/cUv7aYmKDBcHZVJh8
02/07/2025

2025年佳冬鹽分地帶火龍果(自然農法草生栽培)已熟成了
歡迎舊雨新知訂購,採摘全熟成,新鮮甜美果品宅配直送。
(網路訂單連結)
https://forms.gle/cUv7aYmKDBcHZVJh8

17/06/2025

邀請~
旅讀〈台24線歷史文化路徑〉跨域文化探索體驗
一起來穿越時空,
從清代→日治→戰後時期,在台24線一帶發生的歷史故事。
這也是一場跨族群歷史文化及地理景觀的田野旅行。
走讀阿猴→火燒庄→竹葉林庄→清番界(山豬毛隘)→日治昌基堤防→隘寮圳→三地門(排灣族)→霧台(魯凱)

我們從屏東市(阿猴)海拔25M,一路上升玩到超過海拔1200M的霧台,體驗不同地理環境生活的族群與產業文化。

【場次】:6/21(六)、6/26(四)、7/19(六)、7/28(一)
【接駁地點】:(1) 左營高鐵彩虹市集、(2)高雄體育場路口及(3)屏東車站有接駁
…………………………………………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
報名網址連結(滑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7267be0dc9f406f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11/06/2025

6/15~6/16(2天一夜)
穿越〈台東-南橫〉環教體驗活動
釋出一個名額(3980元)
時間允許參加者,歡迎來參加(僅剩一個名額)。
(因為現在南橫僅開9人以下車種進入,中巴及大巴未開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橫公路,它是一條充滿故事、生態、自然地景,人與大自然不斷折衝磨合的「工程與生態博物館」,它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教育場域,走過實際體驗,勝過讀書讀宅在家呦~
  我們規劃了「穿越〈台東.南橫〉-山、海、聚落」
-自然、人文、地理及防災,環境教育見學之旅(二天一夜)
愛好人文旅行朋友,跟我們一起來穿越〈台東.南橫〉見學之旅
(一)活動日期(6/15~6/16)
(二)接駁點有(1)左營高鐵彩虹市集(2)高市中正體育場路(3)潮州車站
(三)詳細簡章及報名表(划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cb67d49462e3227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17/05/2025

歡迎來旅讀~
〈台24線歷史文化路徑〉
這條歷史文化路徑,從清代→日治→戰後時期,在台24線一帶發生的歷史故事。
有(1)清代政府運用族群隔離政策,造成漢番隔離、閩客分類械鬥、平埔流離失所,上演的族群愛恨情仇歷史事件與故事。
有(2)日治時期,總督府為創造台灣自有經濟、開發製糖農場用地與解決舊隘寮溪沖積扇上中下游區水氾問題,而透過下淡水溪治水計畫,來整合解決問題之政經政策歷史,也是你在歷史書本看不到的歷史或僅是片段描述,簡單帶過。
有(3)戰後時期迄今,舊問題的解決與新時代問題的面對。
我們運用「史學應用」的方法,透過遊程設計,帶大家穿越時間空間,從清代到戰後,從海拔25M的阿猴到海拔1200M的霧台魯凱部落。
邀請大家透過走讀與專業導覽,來認識過去歷史,體驗閩南、客家、平埔及排灣、魯凱,他們在不同地理環境生活,所留下來的文化,請大家來體驗這文化差異,享宴這多元文化的豐富。

從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展現在社會上,產生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在族群平權已經成為普世價值的時代,強勢與弱勢不能做為優與劣之分,強勢與弱勢也不可有社會歧視的對待。
懂得欣賞文化差異的美學,是需要培養的,探索與認識不同的文化,可以開拓人的視野,豐富人生的彩色頁。
族群平權、文化平權、多元文化的發展,可以豐富這個社會多元文化風貌,以及增進社會和諧。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豐富的旅程含括下列關鍵議題,非常值得繼續推廣,為國內文化體驗活動邁向跨域文化之認識及族群共融發展推進一步。
#史學應用
#文化差異的探索
#跨域思維
#多元族群文化豐富的彩色頁
#族群共融公民美學涵構
…………………………………………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
報名網址連結(滑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7267be0dc9f406f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9/05/2025

健行散步在1500公尺北大武舊登山口往水源區的檜木及杉木林道,芬多精及負離子濃度超級高,大口呼吸森林浴,每次下山後,都不會有疲倦感,屢試不爽的經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續5/22及5/30還有北大武山國家步道健行活動
歡迎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連結(滑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7267be0dc9f406f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4/05/2025

母親節最常採用的方式是聚餐?
除了家人聚餐,還有什麼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活動,可以「不一樣一下」呢?
#母親節系列特別企劃活動
規劃構想(詳原PO文)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22/04/2025

有醫學人發現,樹種中,檜木可以活到千年的主要原因跟芬多精有關,縱使有蟲害或野獸咬傷樹皮傷痕,它的芬多精即是自我療傷的最佳良藥,因而它可以超越其他樹種活到千年~
從事山林活動中,朋友中大家都很喜歡大武山的淺山健行,車子載送到1200公尺高的新登山口,然後在中高海拔樹林間,徒步健行到1547公尺高的舊登山口(實際爬升高度僅347公尺),期間最舒服的是走在檜木及杉木茂密的林道下,冷冽的空氣,大口吸飽高負離子及芬多精的空氣,時而走到向陽坡面,看到腳底下的雲海,又驚喜不已,登高望遠,更讓人心胸舒暢,在1547高的舊登山口水源區,高負離子的環境,泡茶煮咖啡,聊天分享知識,每次下山之後一點疲累感都沒有,讓人屢試不爽。體驗出仁者樂山的箇中之道。
尤其,現在氣溫午間常在32度以上,此時若坐車上升到1200公尺的新登山口,氣溫則自動降了7~8度C(海拔上升100M,氣溫則下降0.6度C ),因此,炎炎的夏日,能坐車到1200公尺高處,自然變成避暑的好地方。
4/27(週日),還有一場〈走讀大武山下淺山:新、舊登山口健行及二峰圳伏流水自然人文地理探索與美食之旅(一日行程)
(沒經驗者,我們教您「小步伐爬山,換氣順,氣不喘,則色不變」的方法,熟悉竅門後,您會變成「就愛爬」的淺山健行者)。
#芬多精與高負離子空氣的美妙
#登高望遠的胸懷與豪情
#倘佯在青山綠水健康環境的享受
4/27一起前往海拔1,547公尺的舊登山口,來場健康/健行趣味吧!
報名網址連結(滑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7267be0dc9f406f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16/04/2025

旅讀〈台24線歷史文化路徑〉
穿越時空,從清代→日治→戰後時期,在台24線一帶發生的歷史故事。
這也是一場跨族群歷史文化及地理景觀的田野旅行。
走讀阿猴→火燒庄→竹葉林庄→清番界(山豬毛隘)→日治昌基堤防→隘寮圳→三地門(排灣族)→霧台(魯凱)
我們從屏東市(阿猴)海拔25M,一路上升玩到超過海拔1200M的霧台,甚至到台24線終點,體驗不同地理環境生活的族群與產業文化。這豐富的旅程含括下列關鍵議題,非常值得繼續推廣,為國內文化體驗活動邁向跨域文化之認識及族群共融發展推進一步。
#史學應用
#文化差異的探索
#跨域思維
#多元族群文化豐富的彩色頁
#族群共融公民美學涵構
…………………………………………
後續梯次還有4/28場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
報名網址連結(滑到底有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7267be0dc9f406f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7/04/2025

0404旅讀〈台24線歷史文化路徑〉
穿越時空,從清代→日治→戰後時期,在台24線一帶發生的歷史故事。
這也是一場跨族群歷史文化及地理景觀的田野旅行。
走讀阿猴→火燒庄→竹葉林庄→清番界(山豬毛隘)→日治昌基堤防→隘寮圳→三地門(排灣族)→霧台(魯凱)
我們從屏東市(阿猴)海拔25M,一路上升玩到超過海拔1200M的霧台,甚至到台24線終點,體驗不同地理環境生活的族群與產業文化。這豐富的旅程含括下列關鍵議題,非常值得繼續推廣,為國內文化體驗活動邁向跨域文化之認識及族群共融發展推進一步。

後續還有二梯次,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詳原PO文)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3/04/2025

今天竭誠歡迎參加〈旅讀台24線歷史文化路徑〉的師長好朋友
一起來穿越時空從清代→日治→戰後時期,在台20線一帶,發生的歷史故事。
這也是一場跨族群歷史及地理環境的田調之旅
走讀阿猴→火燒庄→竹葉林庄→清番界(隘寮)→昌基堤防→隘寮沖積扇開墾區→隘寮圳→三地門(排灣)→霧台(魯凱)

祝福: 全體師長好朋友 旅途平安 收穫滿滿

後續梯次行程(還有4/13及4/28二場,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Address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Tues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2:30
Thursday 09:00 - 17:30
Friday 09:00 - 17:30
Saturday 09:00 - 17:30
Sunday 09:00 - 17: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佳冬蕭屋伙房古蹟暨六堆文化導覽解說服務據點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佳冬蕭屋伙房古蹟暨六堆文化導覽解說服務據點:

Shortcuts

  • Address
  • Opening Hour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Travel Agency?

Share

Our Story

  佳冬蕭氏來台祖有三人,蕭達梅及其旁系堂兄弟蕭春梅及蕭菊梅二兄弟,三人原籍為廣東潮州府嘉應州石寮都龍牙鄉,來台祖達梅公為第十九世(以在廣東梅縣開基祖(梅軒公號五十郎)為第一世),乾隆51年(1786)約19歲時來台,住台南府鳳山縣下淡水港東中里六根庄取室成家生清萼、清華兄弟二人,達梅公在道光6年丙戌歲往清國在於澎湖海面身故(註1)。   清華原有子啟明,後娶臺南府城女子,生次子光明,乃定居臺南。啟明,亦任職於軍中。光明善經商貿易,在其母舅協助下,於嘉慶年間,當其父清華及兄啟明隨清軍「振字」、「福靖」兩營軍前往港東里時,一同前往開拓生意,設「協興商號」,在台南府城、東港、佳冬一帶從事商業活動。初以釀酒為業,因刻苦經營而大有進展,不久即購置田產。後又經營染布業及米穀生意,財富迅速累積。光明經商致富後,乃於咸豐年間購買林氏土地,請唐山師傅負責興建大宅。因建材均來自大陸,故先運至臺南安平港,後轉運至東港,再用牛車運至下六根庄,運輸過程繁瑣緩慢,故興建施工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正身共有五進,左右建有護龍,現今第二至四堂,是咸豐十年(1860年)所建,後來在光緒元年(1875年)增建第一進,到光緒六年(1880),家族成員漸多,再增建第五進建築。其第三堂中供奉天地君親師、井灶龍君、福德正神之神位,此種神位之供奉形式源自大陸中原儒教。 蕭屋伙房之空間佈局可說是一種回字形的圍壟式平面格局,有五進堂屋和四個內埕,左右對稱,有一明顯的中軸與核心。第四堂屋頂中央木板上之「和合」二字,即揭示中軸左右互為相稱的調和。蕭宅屋面隨地形升高起伏變化,深具層次感。屋頂由前而後漸加高,以第四堂最高。 蕭屋之結構支撐系統,以簡單的硬山擱檁形式為主,少數例外是第一、二堂的前檐廊,以仿抬樑的結構形式作承接,此乃廣東潮汕一帶的特色。蕭宅展現的是客家住宅的特色,陳設簡單而肅靜,色彩以朱、墨為主,屋脊全為馬背。 佳冬蕭屋聘請唐山名師設計建造,建材遠從大陸船運至再以牛車載回佳冬,興建工程直到21世蕭光明時才全部完工。蕭屋伙房是臺灣少見五落大伙房,採五進式合院格局,空間組織有著實質的封圍用來作為防禦功能,也足以證明六堆客家族群在清朝時期家族不分家共飧共伙、一灶共食的客家伙房建築特色。日據時期曾整修第一堂,正立面改為大正時期流行的仿巴洛式建築風格,蹲塑對獅以「洗石子」手法,「獅」與「事」同諧音,取獅獅(事事)如意之討喜,搭配仿巴洛克西洋式裝飾圖案,構成中西合璧之文化創意建築表現手法。 (註1)蕭光明(佐生)遺言書記載